我們在10年提出精工鋼構(18.88,0.69,3.79%)為我們儲備的11年具翻倍潛質三家建筑牛股之一,在我們“明年鋼構即今年裝飾”邏輯框架下,我們延續對于鋼結構發展空間、加快發展驅動因素、行業競爭格局等基本面的研究。
鋼結構行業高速發展:近年來,我國鋼結構行業呈現持續并且快速的增長勢頭,鋼結構產量從2002年的850萬噸,增長到2008年的2180萬噸,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7.0%,全國鋼結構產量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增長已超過10倍。根據中國鋼結構行業協會的預測,2009年、2010年的鋼結構產量分別為2295、2600萬噸,同比分別增長5.3%、13.3%。鋼結構產量10年的預測增速從09年低點開始出現明顯復蘇,10年逐漸實現鋼結構行業景氣趨勢向上的拐點轉變。
鋼結構行業成長空間與驅動:(1)市場空間:與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的鋼結構使用量還很低,發展空間依然巨大,可以從鋼結構用鋼和建筑面積兩個維度說明。鋼結構用鋼/粗鋼總產量:2008年,我國鋼結構占粗鋼產量的4.38%。發達國家鋼結構產量占粗鋼的比例基本都在10%以上,其中美國15%,日本12%。建筑鋼結構/建筑總量:我國建筑鋼結構占建筑總量比重僅為8%,美國和日本分別為65%和50%;(2)成長驅動:1、“十一五”前3年為發展最快階段,“十二五”前3年和政府換屆年期間存在建設加速需求;2、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背景下,廠房建設對于輕鋼等鋼結構需求大幅提升,消費升級提升重鋼需求,高鐵、地鐵等公共基礎建設興起提升空間鋼結構的需求;3、鋼結構協會提出的“十一五”規劃中2010年鋼結構產量占粗鋼比重達到10%,而最近預測占比值僅為5.5%,隨著行業上市企業數量增多以及重視程度提升,鋼結構行業具備二次追趕目標的能力。
行業集中度提升趨勢:全國鋼結構企業目前已超過3,000家,年產量在2萬噸以上的僅約50家企業,其中10家左右的鋼結構企業年產量達到20萬噸以上。我們估算2009年前20名建筑鋼結構企業的市場份額約為17%,前30名的市場份額約為20%,而同期美國的MBMA會員(共43家)的市場份額為39%。精工鋼構以50萬噸產量排名第一,市場占有率僅為2.18%。新的模式與新產業將提升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:精工鋼構試圖依托自身品牌和技術獲取訂單,通過外協來杠桿化放大自身產能;東南網架(16.28,0.08,0.49%)建筑鋼結構膜材項目,光正、杭蕭鋼構(9.13,0.02,0.22%)發展鋼結構產業住宅項目,鴻路鋼構加強設備、橋梁鋼構制造。
精工鋼構05年至09年復合增速43.8%,金螳螂(70.88,0.00,0.00%)44.4%,11年鋼構即10年裝飾,看好公司業績與估值雙輪驅動,股權激勵11年12月第一期,保障進入快速發展軌道。年內目標價25-30元,三年看50元。